寒风在旷野上呼啸盘旋,却吹不散空气中的血腥味,那是方才厮杀留下,带着铁锈气的印记。
秦猛率队杀入树林,王良勒住缰绳,目光扫过狼藉的战场,先让人去收拢受惊跑散的战马。
——这些好马有价无市,是军寨扩充骑兵的关键。
转头,他亲自带着亲兵走向伤员,清点下来共二十余人。
万幸的是,将士们都穿着铁甲,多数只是皮外伤,几个亲兵是肩膀箭,并无性命之忧。
军卒们迅速烧起热水、化开精盐。
几个医疗兵忙碌起来,王良接过布巾蘸了盐水,仔细为士兵清洗伤口,敷上草药、缠好纱布。
王良说着秦猛在看望伤兵时的话来安慰众人。
“大家总结教训,为何受伤?下次一定要谨慎。安心养着,七八天光景,又是能提刀上阵的好汉。”
不久后,伴随着嘈杂声传来,大队人马赶来。是拉着马车、拿着铲锹的清扫积雪的劳力队伍。
白松岭矿洞连接军寨的快速通道,每日都会组织人力清扫,故而路面坚硬,没有厚雪堆积。
尽管只来了大半,却足有二百多人。这些劳力却都随身携带刀枪,甚至不少人斜背着硬弓。
并且通常有战兵队伍护送,随时能够投入战斗。
白松岭矿洞那边的驻军,也会定期巡逻道路通畅,一旦察觉有情况,便会火速赶来支援。
那些鞑子吃了嚣张狂妄、又是外来户的亏,贸然跑到这条要道附近来埋伏,实在是自寻死路。不排除契丹贵族为了排除异己,送来敢死队。
此刻,王良与劳力领队接洽,迅速指挥队伍。
立刻各就各位,分工协作。
有人帮忙捆绑、驮运战利品;有人合力搬运尸体;更有许多人拿着铁铲到较为松软之地挖坑,准备掩埋,防止来年开春了,发生瘟疫。
秦猛带队走出林子,就看到这一幕火热的场景。
“快看,秦将军回来了!”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
众人纷纷顺势看去,见到秦猛骑着高头大马,带领得胜之师驱赶着长长一串马群凯旋。
民夫们便知道这位秦将军又打了一个大胜仗,纷纷停下手中活计,爆发出震天的胜利欢呼。
“秦将军威武!”
“秦将军战无不胜!”
“咱铁血军寨,必胜!”
民众自发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他们这不是谄媚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动与感激。
边疆苦寒,战乱频仍,他们太需要一位能打胜仗、能庇护一方的将军了。
几十年来,鞑子年年进犯,越发猖獗。边疆战乱从未真正停歇,不知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不知有多少人,倒在这风雪荒野之中。
如今,秦猛横空出世。这个小卒就敢斩杀朝廷命官,接连击溃鞑虏、缴获无数的狠角色。
自他执掌军寨,青阳城周边明显安稳了许多。
寨民私下议论时,都觉得有了主心骨。
所以见到秦猛又斩杀鞑子,他们高兴,他们愿意真心拥戴这位骁勇善战、又体恤百姓的将军。
“兄弟姐妹们!”秦猛在马上朗声道,声音清晰地传遍四周:“咱们又侥幸打了一个胜仗。
这是咱们全体军民同心同德、协力杀敌的功劳!杀鞑子人人有责,这些缴获,大伙都尽了力!”
听着如潮涌的欢呼,看着那些激动挥手的人们,秦猛心中感慨万千,总算深切体会到后世国家元首踩在红地毯上,两旁人鼓掌的感觉。
——只是那是提前彩排好的,他这却是真的。那种被军民由衷爱戴的感觉是何等令人振奋。
但秦猛迅速在心里叮嘱自己:戒骄、戒躁,切莫自满!各部落鞑虏仍在草原上虎视眈眈。
这点胜利只是开始,不能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必须不断提升军寨实力,方能真正站稳脚跟。
他压下心绪,下令队伍协助民壮尽快打扫清理战场,又让李山、王良等人着手初步统计杀敌人数,按队,组记录战功,清点具体战利品。
经核对,此次埋伏并追击歼灭的契丹骑兵。约有四百八十余人,每人配备双马,除去少部分马匹在战斗中死亡或受了点伤需处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