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起飞小说网 > 替兄从军成战神,归来问我要战功 > 第201章 原来铜臭是这么来的!

第201章 原来铜臭是这么来的!

钦差周廷玉并未急于离开武安府。

他下榻的驿馆成了临时公堂,整日里人员进出不息。

这位都察院来的大员行事缜密,不轻易表态,只是不停地调阅卷宗,召见相关官吏。

这日,陆丞被传唤至驿馆。

周廷玉屏退左右,只留二人在书房叙话。

“陆大人,此案到此,你以为如何?”周廷玉缓缓问道,手中把玩着一枚从铸坊查获的私铸铜钱。

陆丞略一思索,答道:“下官以为,此案虽已查明小河村惨案及私铸之事,然其中诸多关节尚未理清。

譬如这般精良的私钱铸造技艺从何而来,巨额铜料如何转运,制成的钱币又流向何处。

这些都不是刘主簿、李同知之流能够独自操办的。”

周廷玉点头称是:“不错。本官查验过这些私钱,其铸造之精,几乎与官钱无异。这绝非寻常匠人所能为。”

他顿了顿,又道:“更可疑的是,据查,近年来市面上流通的官钱中,也混杂着不少这般成色的钱币。

若说官私之间没有勾连,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陆丞闻心中一凛:“大人的意思是……”

“京师宝泉局怕是不干净了。”

周廷玉语气凝重,“此事牵连甚广,还需从长计议。眼下当务之急,是找到更多实证。”

从驿馆出来后,陆丞立即加派人手,重新彻查与铸坊往来密切的商号。

同时,他亲自提审在押的刘主簿等人,深挖细节。

审讯持续了整整三日。

陆丞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让几名案犯互相指证,终于撬开了他们的嘴。

原来,这私铸买卖背后果然另有其人。

一个号称“铜先生”的神秘人物若隐若现。

据刘主簿交代,所有铸造模板、工艺改良乃至销售渠道,都是这位“铜先生”一手安排。

他们只负责生产,然后将成品交给指定的人运走。

“这铜先生是何来历?”陆丞追问道。

刘主簿摇头:“下官实在不知。每次都是他派人来联络,从未露面。只听口音像是京城人士,谈间对朝中事务甚是熟悉。”

与此同时,搜查的衙役在铸坊一处暗格里发现了几封密信。

信上用词隐晦,但依稀可以看出是在讨论钱币成色、流通区域等事。

落款处只有一个铜字。

陆丞立即将这一发现禀报周廷玉。

周廷玉仔细查验信件后,神色越发凝重。

“此事果然牵扯京师。”

他沉吟片刻,“本官需立即回京面圣。

陆大人,武安这边就交给你了,务必守住现有证据,严防有人狗急跳墙。”

周廷玉当夜便带着重要证物轻装简从离开了武安府。

果然,就在他走后的。

他加强戒备的同时,继续深挖细查。

一日,师爷带来一个重要的发现,在整理王知府府上查抄的物品时,发现一本暗账,里面记录着数笔来历不明的大额银钱往来。

时间跨度长达五年之久。

“大人请看这里,”师爷指着其中一页,

“去岁三月,有一笔五千两的支出,注明是购铜料,但收货地点却不在武安。”

陆丞顺着师爷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页纸上清晰地写着:“癸卯年三月十八,支银五千两,购铜料三百石,运至通州码头丙字仓。”

“通州?”陆丞皱眉,“那是漕运枢纽,铜料运到那里做什么?”

师爷低声道:“下官查过,同期官府并未在通州采购铜料。

这批铜料来路不明,去处更是可疑。”

陆丞立即命人核查近年来所有与通州相关的货物往来记录。

这一查,果然发现了更多线索。

几乎每隔数月,就有一批铜料或矿砂从武安发出,目的地都是通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