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还没说完。
吴元摆摆手,朝门外喊了声:“麻笋!”
“吴哥,怎么了?”
麻顺推开门,探进半个脑袋,嘴里还嚼着饭。
“把他送去医院吧。”
吴元筷子指了指伍洋。
“医院?
“不用这么麻烦,送学校卫生室躺几天就行了。”
麻顺一听,放下还没吃完的饭盒。
“我上午注意看了,这小子恢复能力不错。
“送学校卫生室躺几天就行。”
他话刚说完。
伍洋赶紧附和道:“对对对!
“我恢复能力很强的,我不要去医院。”
他一个连实习单位都没捞着的小律师,再加上平时还得四处“行侠仗义”。
兜里比脸还干净,哪有钱付医院账单?
……
伍洋毕竟是个校外人,想在卫生室待着,身份上会有点麻烦。
好在这难不倒麻顺。
只要去花点时间“办些手续”就可以了。
不过下午的课。
麻顺是没法去上了。
因此又是吴元一个人带着纸笔去上课。
其实大四下午基本没什么专业课。
严格说起来的话,上午的专业课也不太“专业”。
很多时候。
老师们都是对这些留守学生讲的是如何就业,以及行业的情况、公司单位的消息。
以此来帮助大家不要“留守”。
这下午。
吴元之所以要出门。
是因为今天有王铁军教授的公开课。
这老头在吴元心里一直有疑惑。
那种熟悉感不可能是错觉……
今天的公开课时间要长一点,相当于连着上两节专业课的时间。
也因此,今天来的学生更少了。
稀稀拉拉坐了大概二十来人。
要不是因为学分的关系,吴元甚至都怀疑,堂下能不能坐到十个人。
这种情况绝不是王铁军教授讲课有多么的不好。
反倒是因为讲得太好,干货太多了!
甚至多到绝大部分学生都只能领会个皮毛,其余的只有在工作实践当中才有深刻体会。
不过尽管来的学生很少。
但似乎很多都是专业上比较认真的那一批。
因此课堂上,王教授讲得反而越来越投入。
等到公开课结束。
哪怕时间超出正常的课时,但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慨。
有十来个学生没急着走,当中几个更是围到讲台前纷纷说道:
“王教授,要不您再多讲点您参加项目的事情吧?”
“对啊!讲讲呗!我们都想听听,以后工作了大家会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王教授……”
面对同学们的热情。
王铁军端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水。
他目光扫过教室,落在了最后一排的吴元身上。
随即眼神一亮,嘴角微微上扬。
“行!
“既然你们都想听,那我就给你们讲个老师当年的经历吧。”
王铁军清了清嗓子,也没拿粉笔去板书。
站在讲台上,就像是说故事一样开始了。
“这事还得从一九九四年说起……
“那会我还在考古队里做事。
“风里来雨里去的,大家日子虽苦,但每个人……”
王铁军眼神有点飘远,像是陷进了回忆。
“那年我们队里接到通知,临时被叫去到一个高平的地方,参加某个机密项目。
“什么项目?
“去之前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知道……
“那地方是个大山村,偏得要命。
“九四年那会的情况你们也知道,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只能坐牛车进去,而且一路颠得屁股都麻了。”
王铁军说到这,咧嘴笑了下:“到了地方,上面才给任务。
“说是要搞大型挖掘作业。
“我们当时心想,挖掘?
“不就是挖坟掘墓嘛,考古队不就干这活的?
“可到了那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阶梯教室里安静无比。
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王铁军,眼神里满是好奇。
王教授第一次讲这种一听就很神秘的事迹。
因此没人走神。
坐在后面的吴元也不由得眯起双眼。
“没记错的话,麻笋好像提到过,这个王教授在研究诡?”
王铁军从讲台走下,继续道:“项目来了好多人。
“五湖四海的人都有,分了好几个小组,各干各的活。
“上头还发了规矩,不许我们随便串门。
“别的组干什么你都不能问。
“有天。
“我跟考古队的几个兄弟去勘探地形,想找个适合挖的点。
“得避开地下暗河,还得小心别毁了地下的‘文物’。
“结果。
“意外撞上了一个怪地方……
“那地方常年冒出地火,当地的村民们借此经常在那点火做饭。
“村民说,那地火已经烧了一千年了。
“从没灭过,怪得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