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叛乱平息冯勇自尽,但其血书将罪责一力承担。
使得追查宫闱的线索暂时中断。
靖安帝御驾亲征在外,陆丞以雷霆手段稳定了京畿局势。
随即开始着手清理朝中与冯勇及江南案有牵连的官员。
一时间朝堂风声鹤唳。
与此同时江南乱局愈演愈烈。
叛军攻占苏州府衙后,气焰嚣张。
接连袭击周边县府控制部分漕运节点。
切断南北粮道,宣称要清君侧诛陆丞。
陆丞坐镇中枢调兵遣将。
他任命老将戚广文为江南总督,总揽平乱事宜,同时从湖广、两广调集精锐客军入浙驰援。
另一方面他利用沈舟这条暗线,开始向江南叛军内部输送假情报。
这一日陆丞收到戚广文从前线发来的战报。
官军与叛军在太湖沿岸激战数场互有胜负。
叛军战力不俗,且熟悉水网地形,官军进展缓慢。
“叛军之中似有精通兵法、善于操练之人,非普通乌合之众。”
戚广文在信中写道。
几乎同时沈舟通过秘密渠道送回中写道:“鞑靼新败,其求和恐为缓兵之计。
陛下若此时回师,其必卷土重来。
且江南未平陛下久离京师,非社稷之福。
请陛下驻跸边镇督师彻底扫荡残敌,再议回銮之事。”
奏章发出后陆丞心中忐忑。
他了解年轻皇帝的性子,好大喜功又急于回京享受胜利荣耀,未必听得进他的劝谏。
果然,数日后皇帝旨意到,驳回陆丞建议。
决定接受鞑靼求和,不日即将凯旋。
陆丞长叹一声。北疆之患,恐将再起。
他将注意力转回江南。
根据沈舟最新情报,叛军虽收缩,但仍在积极备战,吴用正策划一次大规模反击。
目标可能是夺回嘉兴,打通与海盗联络的通道。
“主公对吴用极为信任,听计从。
但近日常有神秘人物出入主公府邸,似来自北方。”
沈舟在情报中补充道。
北方?陆丞心中一动。
难道与北疆有关?
他下令戚广文,加强嘉兴至松江一线的防御,严防叛军反扑。
接着他让沈舟设法查清那些北方来人的身份。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回到了京城—,安帝御驾亲征的副帅,镇北侯李永芳。
他先行回京负责筹备凯旋庆典。
李永芳入宫向监国的陆丞汇报军情,词恭敬,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他是军中宿将,对陆丞这等文臣掌兵,本就有些不服。
“大师,江南战事如何了?
陛下凯旋在即,若江南仍未平定,恐损陛下天威啊。”
李永芳语气平淡,却暗藏机锋。
陆丞不动声色:“有劳镇北侯挂心。
江南乱局已近尾声。
不日当有捷报。”
“但愿如此。”
李永芳拱拱手,“末将还要去准备庆典事宜,先行告退。”
看着李永芳离去的背影,陆丞目光微凝。
此人突然回京,恐怕不只是为了筹备庆典那么简单。
他与冯勇与江南叛军有无关联?
镇北侯李永芳的回京,给看似平静的京城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陆丞不动声色,加强了对李永芳及其往来人等的监控,同时催促江南前线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数日后江南总督戚广文送来密报,官军与叛军在苏州城外展开决战。
叛军负隅顽抗,尤其一支由海盗组成的亡命之徒,作战极其悍勇。
幸得玄诚道长率龙虎山弟子破其邪术鼓舞,官军才得以稳住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