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起飞小说网 > 替兄从军成战神,归来问我要战功 > 第270章 死战不退!

第270章 死战不退!

此事仍由你总揽。”

“臣领旨。”陆丞知道这担子比平叛更重。

“另,擢升你为文华殿大学士入阁办事。”皇帝又道。

文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地位仅次于杨廷和。

这升迁不可谓不快。

“臣资历尚浅,恐难服众。”

“朕说你行,你就行。”皇帝摆手道,“杨阁老年事已高近日又染恙,需要人分担。你且去做。”

“臣遵旨。”

退出紫宸殿,陆丞心情并无多少喜悦。

入阁拜相,看似位极人臣实则步步惊心。

杨廷和虽称病,其势力盘根错节。

皇帝将他推上前台,既是重用也是制衡。

回到府邸道贺官员依旧络绎不绝。

陆丞疲于应付,心中却惦记着秦川家眷。

他吩咐管家,以自己名义送去丰厚抚恤,并承诺日后多加照拂。

次日,陆丞正式入阁办事。

内阁值房内,几位阁臣见到他神色各异。

有表面恭贺实则疏离者,有冷眼旁观者,亦有少数露出善意者。

杨廷和果然称病未至。

“陆阁老初来可先熟悉阁务。”

一位姓钱的阁老淡淡道,递过一叠文书,“这些是近日各地奏报,陆阁老可先看看。”

陆丞接过,是些寻常政务并无特别。

这是下马威,要将他边缘化。

“有劳钱阁老。”陆丞不动声色。

他埋首文书,很快发现许多重要奏章,尤其是关乎财政军务的并未送到他这里。

显然他被排除在核心决策之外。

陆丞不急于争权。

他利用这段时间,仔细研究全国财政状况,梳理积欠数据筹划全面推行清理之策。

他正在核算数据,通政司送来一份密报。

北疆鞑靼部落异动频繁,似有南下之意。

兵部请求增拨军饷加固边防。

陆丞心中一凛。

北疆若乱则朝廷腹背受敌。

他立刻查阅户部账目,发现国库空虚难以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

他拿着密报和账目,去找钱阁老。

“钱阁老,北疆军情紧急需尽快拨付饷银,早做防备。”

钱阁老瞥了一眼密报,不紧不慢道:“北疆年年如此虚张声势罢了。

国库艰难岂能因边将几句恫吓,便轻易调动钱粮?

待杨阁老病愈再议不迟。”

“军情如火岂能拖延?”

陆丞皱眉怒斥,“若鞑靼真的大举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陆阁老过虑了。”

钱阁老皮笑肉不笑,“你初入阁不知边情复杂。

此事还是等杨阁老定夺吧。”

陆丞转身离开值房,直接去求见皇帝。

养心殿内,皇帝看了密报和户部账目面色凝重。

“北疆确需警惕。

然国库空虚如之奈何?”

“陛下,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行清理积欠充实国库。

可先从直隶河南试点追缴的银两中,拨出一部分解送北疆,以应燃眉之急。”

陆丞一脸认真地提出了建议。

“准奏。”

皇帝点头道,“清理积欠全面推行之事,你尽快拿出章程。”

“臣遵旨。”

有了皇帝支持,陆丞开始全力推行新政。

他首先在内阁提出全面清理积欠方案,却遭到钱阁老等人强烈反对。

“全国推行?牵涉太广。必将引发动荡。”

“如今北疆不宁南方初定,朝廷当以稳定为上,岂能再兴波澜?”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反对之声,冠冕堂皇。

陆丞据理力争:“正因为北疆不宁才需尽快充实国库。

积欠不清贪墨不除,国库永无充盈之日。

届时外敌入侵,何以应对?”

双方争执不下。

由于杨廷和不在,无法形成决议只得搁置。

陆丞知道不能坐等。

他利用皇帝给予的权限,绕过内阁直接督促户部,开始向各地下发清理文书,同时派出御史巡查督办。

此举引发轩然大波。

钱阁老等人联名上奏,弹劾陆丞擅权越职目无阁臣。

皇帝将弹劾奏章留中不发,但也不再明确支持陆丞。

显然皇帝在观望也在平衡。

陆丞陷入孤立。

朝中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站队。

推行新政的御史在地方也遭遇重重阻力,进展缓慢。

陆丞正在值房批阅文书,一名小太监悄悄送来一张纸条,没有落款。

只写着一行小字:“杨府夜宴钱李赵皆至。”

杨廷和府邸?

夜宴?

钱阁老李尚书赵侍郎,这些都是杨廷和的亲信。

他们在这个时候密会意欲何为?

陆丞心知不妙。

杨廷和虽称病但影响力仍在。

这次密会很可能针对自己。

他吩咐秦川:“加派人手注意杨府动向,尤其是夜间出入人员。”

“是。”

次日,朝会上,钱阁老突然发难。

“陛下,臣弹劾陆丞借清理积欠之名,行搜刮民财之实。

其派往各地之御史,苛察烦扰逼死命官。

此非治国实乃乱国。”

钱阁老手持一份奏章声色俱厉。

“臣附议。”李尚书出列,“据查,陆丞所派御史,在湖广逼死知县一名,在山东引发民变。

其罪当诛。”

“臣亦附议。”

赵侍郎跟上,“陆丞独断专行排斥异己,致使朝纲混乱。

请陛下明察。”

数名官员纷纷出列,附和弹劾。

陆丞心中冷笑,果然来了。

他出列躬身道:“陛下,钱阁老所纯属诬陷。

湖广知县乃因贪墨事发,=畏罪自尽。

山东民变实为当地豪强煽动,对抗清查已被平息。

臣所为皆有据可查。”

“有据可查?”

钱阁老冷哼,“你陆丞一手遮天,自然说什么是什么。

陛下,陆丞利欲熏心任用私人祸乱朝纲。

此等奸佞岂能留于内阁?

臣请罢免陆丞。”

“臣等附议。”众多官员齐声。

朝堂之上,形成一股倒陆风潮。

陆丞孤立无援,面对众多指,神色依旧平静。

他知道这是杨廷和派系精心策划的围攻。

皇帝看着下方争吵,眉头紧锁。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此事朕已知晓。

陆卿推行新政或有急切之处。

然其心为国朕深知。

弹劾之事容朕查实再议。

退朝。”

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