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点点头,继续抽着烟,同时还在给顾婧说着。
“我举个例子啊,有的领导注重高效治理,习惯通过制度流程推动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情往来,应酬可能集中在必要的重大活动或关键协调上。
有的岗位本身具有隐性权威,比如组织、纪检等部门,权力体现在规则制定、监督执纪上,无需通过频繁应酬彰显影响力;还有些领导风格务实,更倾向于在会议室、基层一线解决问题,而非酒桌饭局……”
“这职务不同呢,不会影响,应酬越多,权利越大这句话的唯一性。”
江风说着,顾婧点点头满意的说道:“江县长不愧是从基层干上来的,这对这方面的事情很了解啊。”
“哈哈,顾老师过奖了,一点浅见,不一定正确。”
“那我还想要请教一下江县长,这个怎么判断职务权利的大小呢?”顾婧继续问道。
江风一愣,然后看着顾婧说道:“顾老师看过一部电视剧吗?”
“什么?”
“《我主沉浮》,是一部关于社会、政治类的电视剧,其中有个人物,叫田丰义,他有一个职务含权量的公式,很有意思……”
“噗呲。”顾婧也笑了起来。
江风还是给顾婧说了一下自已理解的职务权利大小的判断。
田丰义那个职务含量的公式不能说是错,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q(职务含权量)={s(实际权力支配力)+c(财政支配力)}/z(职级)。
s表示对人事的任免、资源调配等事项的支配能力,c涵盖财政预算审批及资金分配权限,z则对应公务员职级体系中的级别数值。
但是这个有些含糊了,江风认为判断权利大小呢,有几个核心指标。首先是,是否处于决策链的关键环节比如说如一把手、核心业务部门负责人。
比如说京城一些重要部委的处长,你要是看他们手里有多少人事权,那他们可能对于自已处里的人事安全,都不一定能完全说了算。
你要是看他们财政支配的权利呢,其实也没有多少,但是他就是能管项目上的审批,说不给你批呢,你就是不行。
还有上边派出来的一些督导组之类的,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在自已负责的领域内,有绝对的权利和影响力。
其次呢,是事务主导权,是“执行者”还是“决策者”。
最后是隐形资源:能否调动跨部门、跨层级的资源,解决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江风和顾婧两人聊着,不知不觉的已经转悠了两圈了,江风应酬的时候,喝的一点酒也差不多醒了。
江风正准备告辞呢,顾婧看着江风问道:“江风同学,明天班里就要选出来班干部的人选了,你有没有想法?”
“顾老师,我肯定是想要进步的,不过这竞争太激烈了,我是有心无力啊。”江风无奈的说道。
“你都没有去竞争,怎么知道不行呢?”顾婧看着江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