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颐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立刻调出了那个副控台在当时的所有底层操作记录。
数以万计的数据流,瞬间铺满了整个屏幕。
在别人眼中,这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
但在顾承颐眼中,这每一个字节的跳动,都遵循着严谨的物理逻辑。
他没有借助任何分析软件,直接用肉眼和心算,开始一行一行地进行数据校验和逻辑回溯。
他的大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时间,仿佛静止了。
孟听雨看到,他敲击键盘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屏幕,一动不动。
那双深邃的墨色瞳孔里,倒映着幽绿色的数据流,却像是一片死寂的寒潭,不起一丝波澜。
然后,她看到,他修长的手指,开始用一种极慢、极具规律的节奏,轻轻叩击着轮椅的扶手。
“嗒。”
“嗒。”
“嗒。”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人的心脏上。
房间里的气压,低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孟听雨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她看到顾承颐的脸色,在屏幕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毫无血色的、金属般的苍白。
他找到了。
在数以亿万计的字节中,他找到了那个致命的破绽。
那是一个关于“中子介质能量传导衰减率”的参数。
一个极其微小的,被修改过的参数。
这个数值,从000713被改成了000711。
一个小数点后五位的改动。
如此微小,如此隐蔽,以至于在当时,被系统自动判定为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下的正常误差,直接忽略了过去。
可是,顾承颐知道,这个参数,是整个“星光计划”能量模型的基石。
就是这个万分之一的偏差,在经过了上亿次的迭代运算和能量传导后,被指数级地放大。
它像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最终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风暴。
它诱导了能量核心的调节系统,做出了完全错误的补偿判断。
最终,导致能量核心在短短三秒内,从稳定状态,跃迁至不可逆的链式超载。
然后,爆炸。
这不是意外。
这是一场完美的,几乎堪称艺术的谋杀。
实施者拥有着极高的专业知识,对他的模型了如指掌,并且精准地计算出了能造成最大破坏、却又最不容易被发现的那个临界点。
顾承颐闭上了眼睛。
再睁开时,那片死寂的寒潭里,已经燃起了足以焚尽一切的滔天业火。
他调出了这个参数被修改时的访问日志。
以及同步的监控录像。
日志显示,有权限接触并修改这个核心参数的,只有三个人。
他自己。
他最信任的首席助手,李博士。
以及一个临时授予了二级访问权限的,访客账号。
李博士,已经在四年前那场爆炸中,尸骨无存。
顾承颐将监控画面,定格在了参数被修改的那一秒。
画面里,李博士正在房间的另一头调试设备。
他自己,正在和导师争吵。
而那个访客账号的拥有者——齐越,正背对着监控摄像头,站在那个副控台前。
他的身体,恰好挡住了操作界面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