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边劝着,一边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早就一五一十地说了。
群众们听了是因为救人砸墙,人家女同志没说不赔,他还不依不饶的,大家伙就你一我一语,都在指责老王。
老王被众人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下不来台,但又不肯认错,梗着脖子犟道:“救人是救人,可我家的墙是实实在在被砸了!我不管,必须赔!”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造纸厂工作服的男人满头大汗地从外面跑了进来。
他正是被救孩子的父亲,有人通知他家里出事儿了,他刚从厂里请假回来,一进医院就看到这一幕。
他冲过来,先是着急地看了急诊室的方向,然后咬咬牙,忍着心里的急切,冲进人群,一把拉住老王,又转头对程月宁和顾庭樾连连鞠躬。
“同志,实在对不住!给你们添麻烦了!这墙是为了救我儿子才砸的,这钱,我来赔!我肯定赔!”
然后他转向老王。
老王不让砸墙的事儿,他也听说了,他心里有气,但毕竟墙砸了,他儿子救出来了,老王可以不仁义,但他不能忘恩负义。
“这墙我赔,老王,你们千万别为难这两位恩人!”
有了孩子父亲出面,其他邻居也纷纷帮腔,劝老王别太过分。
老王觉得自己丢了面子,眼珠子一转,狮子大开口道:“行!既然你认,那就赔钱!我这墙,还有房子受的震动,没三百块钱,这事儿没完!”
三百块!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在1976年,三百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说,不亚于一笔巨款,都够盖小半个新房子了。
程月宁之前就看不惯他那副见死不救的嘴脸,此刻更是被他的贪婪给气笑了。
“三百块?你怎么不去抢?”她冷笑一声,“三百块钱都够买下你那两间破屋子了。不过是砸了一面墙,你就要一个房子的价,心可真够黑的。”
她上前一步,毫不畏惧地看着他,“说个合理的数,我可以赔。但趁火打劫,趁机敲诈,也没人惯着你。你要是不服,现在就去报公安。”
老王被她怼得脸色涨红,他刚要张口继续闹,程月宁的声音更冷了。
“你别拿军人身份说事儿,因为是军人,就活该被你敲诈?污辱军人,是什么罪,你也掂量掂量!”
老王沉着脸,气得直哆嗦。
孩子的父亲也赶紧在旁边道:“老王,我感谢你,这样,墙修好了,我……我再给你五十块钱,算是感谢你,你看行不?”
“差不多得了,50块都能再盖一间新屋了,你也不亏。”
老王见讨不到好,再闹下去对自己也没好处,又听有五十块钱拿,算是有了个台阶下,便见好就收,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他把手往孩子父亲面前一伸,“钱得现在给,谁知道过后你会不会反悔!”
孩子父亲走得急,身上根本没带那么多钱。
程月宁是答应给赔偿的,虽然气不过老王趁火打劫,但50块的补偿,她可以出。
她正要拿钱,被孩子父亲按住,“恩人您答应了,但这钱不能真让您出,这救的是我家孩子,如果不是二位仗义出手,我儿子的命……”
他说着,眼圈就红了,那场景他不敢想!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