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异变
孟婆的反应在其他人看来有些反常,但赵福生知道她心结难解,也明白她犹豫的缘故。
“我……”她寻思了片刻,一面摇头,一面正要张嘴拒绝,赵福生却看着她笑道:
“你先不忙拒绝我的邀请,听我说完再做决定。”
孟婆却有些急道:
“大人,我的情况你也清楚,我只是普通老婆子,除了煮汤做饭,再没其他本事,又怎么敢进镇魔司呢?”
镇魔司威名赫赫,且办的是鬼案,寻常人没点能耐,怎么轻易进得了这样的衙门?
她摇头道:
“我知道大人当日记挂那一碗汤,后来对我很照顾,但不瞒大人说,我之所以留在要饭胡同,是为了我的女儿艺殊。”
说到这里,她眼中逐渐浮现出泪光,又看向蒯满周:
“大人问我为什么数次三番看这小丫头,实在是因为我的女儿像她这样大时,也是这样瘦弱,话不太多——”
她轻声的啜泣:
“我的女儿先天不足,出生时有人曾为她观面相,说她是天煞之人,将来会为这人世造无尽杀孽,使许多人无辜枉死……”
孟婆说到这里,抹了把眼泪,语气逐渐加重:
“可不是这样的,我的女儿从小就听话乖巧,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又怎么会成为祸害,随意杀人?”
说完,她
孟婆异变
孟婆心中一动。
她看向赵福生的眼睛。
她与赵福生相识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几次打交道,赵福生在她心中都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且万安县有了这位大人坐镇后,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近两个月以来,县里逐渐有了人气,压抑的气氛有改善。
她来到镇魔司后,看到这边有不少杂役在忙碌,因为人多的缘故,宝鼎巷外边偶尔也有一些挑着小吃担子的卖货人。
赵福生不会平白无故召她来这里。
说到底,她只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做饭煮汤。
但赵福生是一县之主,她要吃什么没有?就是喜欢自己煮的汤羹,也多的是人为她跑腿。
而两人几次闲聊,都提到了孟婆的女儿——莫非此时赵福生召自己前来镇魔司,是因为得知了她女儿的消息?
“大人!”
想到这里,孟婆的表情微微一变。
她哭得红肿的双眼一亮,脚步迈上前,激动之下伸手想去抓赵福生的双手:
“大人是有了我家艺殊的消息吗?”
“你别急。”
赵福生没有否认。
她的这个态度验证了孟婆的猜测,孟婆哪里还平静得下来。
“请大人告知我,我下半生做牛做马,也要回报大人的恩情——”
“是有一些消息,但是不是你的女儿我不清楚,而且也未必是好的消息,你要听吗?”
赵福生说道。
孟婆浑身一震。
她伸出的双手如触电般缩了回去,脸上露出瑟缩的神情。
犹豫、痛苦在她眼里挣扎着,许久后,她苦笑了一声,表情变得痛苦,却又有丝释然:
“算啦,我找了几十年,人也很老了,近两年眼睛花了,腿脚也不灵便,有时搬抬桌子也挪不动——”
一股怆凉之气从她身上散发出来,她努力挺直的脊背也瞬间弯折了下去,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精气神。
“我也坚持不了几年了,找不动了、找不动了——”
她摇头:
“我年轻时,总觉得凭我这双腿,能走遍大汉天下。”她不怕路途险阻,不怕匪盗祸患,经历过危险,却总要败给时间与现实。
“算算时间,我艺殊失踪那年已经十七了,如今已经四十三年过去,她就是活着,也是六十的人了,这个时代,活到这个年纪,可算高寿喽——”
孟婆说到这里,赵福生不由看了她一眼。-->>
她早意识到孟婆有怪异。
从外表看来,孟婆的年纪最多六十七,但算上她女儿的岁数,她至少已经在将近八十高龄!
她常年劳作,风吹雨淋,可非养尊处优的女子,之所以熬到如今不显老,恐怕是因为厉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