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吻合
武大敬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
正在赶车的张传世身体一震,转过了头来,正好对上赵福生锐利的眼神。
“你胡说……”
他脱口而出,唇上两撇细长的胡须一震一颤的。
“你急了?”
赵福生似笑非笑,问了他一声。
“我没有。”张传世听她这样一说,便如屁股底下被针扎了一下,险些跳了起身。
他这动作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张传世自己喊完都觉得心虚,顿时不敢吭声。
“你接着说。”
赵福生也没有与张传世继续纠缠。
这桩鬼案疑似涉及到了万安县张家,她顿时脑海飞速运转,开始思索两者的关联处。
“是。”武大敬莫名其妙被张传世喝斥了一句,心中惶恐,不知道自己又是哪里做错了事。
但好在这位镇魔司的‘赵大人’明事理,总站在他这一边,令他心中稍安了一些。
“之后又过了几年,武大通才回来,身边带了一个儿子,就是武立人。”他说完,又连忙补了一句:
“说是在外面娶的老婆留的后。”
这一趟武大通归来便如衣锦还乡,在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他在外赚了大钱,一回家便是请人吃了流水席,又修宅子,当时附近十里八乡许多都跑来看过热闹的。
“之后的事情您也知道了,武大通自此之后就是专心给武立人讨小老婆、生儿子,后来武立人被推举为村长,直到这次离奇事情发生。”
事情的前因后果赵福生确实也大概了解了。
但她心中还有一些疑问,因此她对武大敬道:
“接下来我问你答。”
武大敬点了点头,连连应答:
“嗳!嗳!”
“你说武大通出村进城时,是在办了他老娘丧事之后。”赵福生话音一落,武大敬就道:
“是。”
“而他娘的死,是在他
时间吻合
他点了点头,赵福生问:
“他这个东家你知道多少?”
武大敬就仔细想了想,道:
“我知道也不多,只记得那送钱回来的人说,大通如今有了大出息,在五爷店里帮忙扎纸人呢,说他之前替五爷办了一桩大事,立了功,五爷赏了他一大笔钱。”
说完,他又道:
“再多就听说那五爷姓张,是万安县城中的大人物,老爷们席桌上的座上宾,除此之外再也不清楚啦。”
他说完,苦着脸道:
“大人,其他的我真不清楚了。”
赵福生点了点头:
“我想我已经知道这位五爷是谁了。”
姓张、纸人铺、万安县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且还是老爷们席桌上的座上宾——这几乎就只差没有点出张雄五的名字。
“老张,你那叔叔,当年可雇佣过一个名叫武大通的小厮?”她转头问张传世。
张传世心中暗暗叫苦。
他没料到狗头村这样一个此前从未听说过名字的偏僻小村庄,出了一桩鬼案,竟然也会牵扯到了张雄五的身上。
赵福生本来就因为纸人张的关系对他颇感戒备,如今这鬼案又与张氏人有了瓜葛……
张传世越想越觉得忐忑,连连喊冤:
“大人冤枉啊——”
“你说这都几十年前的事儿了,那武大通如今都多少岁的人了,那会儿我才几岁?又怎么可能知道?”
他叫苦连天:
“再说了,我和纸人张一脉只是远亲,平日借他名字养家糊口而已,真不关我的事啊大人——”
“你急什么。”
赵福生笑着道:
“我又不是问你的罪。你后面的话真假我不知道,但你有句话说对了。”
她的语气之中听不出喜怒,但张传世在她手里吃过亏,根本不敢掉以轻心,正欲再说话时,就听赵福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