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起飞小说网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四百一十六章 胆大包天

第四百一十六章 胆大包天

    这小子的胆量也忒大了点儿。

    当着中枢首长的面,居然敢提“国内”,不过同样的,卢源也佩服李天明的勇气。

    处在他这个位置上,有的时候,就算是想要说实话,都得仔细掂量掂量。

    展期结束,海城代表团也要打道回府了,这一次同样是满载而归。

    只是又拿下了这么多的订单,生产上的压力也变得更大了。

    两天的路程,一行人回到了海城。

    听取了卢源的汇报之后,王作先当即召集了所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再次见到孙福满的时候,对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

    钢铁厂的那位张主任因为一些问题,被调离了工作岗位,如今由孙福满担任钢铁厂革委的代理主任。

    这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扩大生产规模。

    不单单是承担着出口创汇主要任务的电风扇厂和电饭煲厂,同样还有负责配件供应的钢铁厂和电机厂。

    王作先还在会上特意提到了老人家对他们的期待。

    “同志们,中枢首长对我们的工作可是抱有很大期望的,能不能向首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我,更在于你们!”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多的困难也只能自己咬牙挺住了。

    众人又纷纷立下了军令状,领取了各自的任务之后,便急匆匆的离开了。

    最后会议室里只剩下了王作先和李天明。

    “人家都表态了,天明,你怎么说?”

    李天明还能有啥说的。

    更何况,这是奉旨扩大厂子的规模。

    “保证完成任务!”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准备工作,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安排下去了,所需的设备,最迟月底就能到,天明,剩下的话,不需要我再说了吧?”

    转天离开海城的时候,李天明的怀里已经揣上了刚刚到手的订单。

    电风扇15万台,电饭煲8万台。

    放在以前,这差不多是三四年的产量了。

    坐上王作先安排的车,一路回到村里,李天明连家都顾不上回,第一时间找到了李学庆。

    “招工?还招工?”

    “招,现有的规模上,再招一倍!”

    一倍?

    李学庆闻吃了一惊。

    如今两个厂子都是三班倒,电风扇厂的工人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人,电饭煲厂更是将近七百人了。

    李家台子拢共三百多户人家,哪有这么多的壮劳力,现在电风扇厂的临时工很多都是大柳镇其他村子的。

    “天明,再招人的话,厂里大半可都是外村人了?”

    “叔,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眼下完成生产任务最要紧!”

    说着,李天明将物资局下发的订单拿了出来。

    “这么多?”

    李学庆看着订单,也明白了李天明为什么急着招工。

    “不光是大柳镇的,那些县城下放的知青,全都弄到厂里去。”

    “要是这样,人倒是不缺,可厂里……”

    “扩大规模,机器什么的,王主任已经帮着解决了,月底就能到,趁着这些日子,抓紧时间培训,争取机器一到,立刻就能上手。”

    “钱呢?”

    之前留下的那笔钱,全都被白江涛给祸祸了,现在两个厂的账面上就剩下一串零。

    钢铁厂和电机厂,还有市里的物资局提供的配件,原材料都还欠着账呢,再购置机械,钱从哪来?

    总不能还找乡亲们集资吧?

    李天明有钱,也的确想过趁机增加他在厂里的股份比例,但思来想去的还是只能咬牙放弃了。

    现在扩大股份不合时宜,本来他的股份就是最多的,要是他在这时候拿钱出来增持股份,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安。

    “我和王主任说好了,这笔钱先欠着,等厂里赚了钱再还!”

    等到月底,第一批货就能交付了。

    “你盘算好了就行,可就是……这么干,你太吃亏了!”

    “现在顾不上这个,完成出口任务要紧!”

    李天明都这么说了,李学庆还能说啥。

    商量妥当,趁着天还没黑,李学庆骑上自行车,先去大鱼淀找何老四。

    李天明则回了家。

    原来他家防震棚的位置,现在已经空了。

    “哥!”

    李天明扭头看过去,见小蓉和小五朝他走了过来。

.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