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有个大太监王承恩。
对于崇祯皇帝的辅佐,就和蜻蜓点水一样,几乎不在朝堂上发表什么意见。
可到了最后的时候,他却说出了最为钻心的话。
到了第九场戏的时候。
王承恩出场。
一个慈祥的老人,他没有我那些烦恼。
女人啊,疾病啊,那人都没有。
作为一个皇帝,我兢兢业业,还压力天一样的大。
看到了这王承恩的时候,终于能够一诉衷肠,而看见希望了。
或许这就是电影的画龙点睛时刻。
商玉竹找了一个演员,说是当初大器晚成的一个。
他是演京剧成名的,刚开始的时候喜欢扮演军人。
从急躁到缓缓而行。
相信扮演这个角色的话,很合适。
第二天就要拍摄了,当天晚上的他找到了我,还要一块的说戏。
“那您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
“带着太子跑了,给太子一条生路,后来才有了朱三太子朱慈炯嘛!”
“对了,你这个是历史真实,我问过了,确实有很可怕的亡命天涯!”
“没错,我表演这场戏的话,从后宫跪着一路的喋血,跪着喋血到门口,然后带着太子跑了!”
老演员果然是老演员,敬业的不得了。
一开口,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他跪着喋血而行,把太子带出了宫,还隐藏在了民间。
“行,你带上一些宫廷的玉器,珠宝什么的,将其藏起来,也算是咱们的希望!”
我点了点头,就这么说定了。
随即,休息了一晚的时间,到了第二天的一早。
拍摄开始。
风声呼啸,已经是户外拍摄。
我要目送着王承恩走向了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