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快叫杜总。”
王逢中将女儿带到博物馆办公室见到杜红英连忙介绍。
“杜总好。”
小姑娘上了大二,下半年大三,眉眼像王逢中,脸像妈妈,这孩子长得清清秀秀的,杜红英一见就蛮喜欢的。
“叫我杜阿姨吧。”
因为上辈子王逢中曾经载过她一程,杜红英一直记得这份恩情,所以这辈子在还这份情,再有就是这一家人都勤勤恳恳的,从来没有因为觉得自己是老板安排来的人就翘尾巴,很是低调。
用王逢中的话说:我们两口子绝对不会给您丢人。
“杜阿姨好。”
小姑娘也不纠结,立即就换了称呼。
“我让你来做的工作你爸给你说了吧?你觉得如何?”
“杜阿姨,爸爸给我说了,就是给赵爷爷做助手,将他讲的故事整理编辑在电脑里……”
王小玲理解得很到位。
“你能胜任吗?”
“我觉得我可以。”王小玲很自信:“从小到大我的语文还不错,作文很多时候都被老师当成范文读给同学们听,上大学后也参加了学校的报社社团,发表过几篇文章。”
“不错,加油,阿姨相信你可以。”
这孩子,很阳光自信,出校门的小孩子,有胆有冲劲儿,那就是不错的苗子。
将小玲介绍给老爷子。
老爷子因为年纪大了又摔了这么一跤,每天不能坐久了,杜红英和护工商量好了,就当上课时间一样,每坐半个小时左右就休息二十分钟,上午搞两个小时,下午搞两个小时。
“爸,妈,我这工作可真是轻松。”
王小玲回家可兴奋了,上哪儿找这么轻松的工作去?
老爷子是由小王推出去在山庄里做康复训练,这个时间点她就自由安排。
“你这孩子,你得好好干认真干,干的活得让人家满意。”
一天才上四个小时班,人家是八小时还得加班,待遇丝毫不比别人差,中午还在山庄食堂管饭。
“爸,妈,山庄食堂的饭菜才好吃,下午还有下午茶,就是那些糕点,特别好吃我都想给你们带点回来,结果她们说不外卖。”
菜品多,味道好,王小玲感觉自己提前过上了优质的养老生活。
“你这孩子,别只顾着玩儿和吃,工作,工作第一知道不?”
“知道知道,没问题的,今天写的都发给田老师了,田老师,就是一中最厉害的语文老师,她看了说不错,就这样写,所以,我的工作能力也是没问题的,你们放心。”
“没问题就好。”
王逢中听女儿说了没问题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给女儿机会她却没能力,这岂不是错失良机?
差了一点可能就是错过一生,他真的好担心。
另一边,杜红英也给田静打电话问王小玲整理的内容如何。
“有写作基础,文笔也不错,出版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