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
我们在看别人时,很容易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但轮到自已时,就不那么容易了。
上一章的友友都被欺负得走投无路了,还坚持认为自已是在让好事,可以消业,固守自已的价值观,这一下子就把我给气到了。
不过她真的是非常善良,哪怕我都急眼了,她谈之间还是和和气气的。
自已都过成那样了,还执着地给我发红包。
“一直”两个字打错了,其实是想说“意识”。
善是善,但让自已的内心倍感煎熬,就是修行不到位的地方。
起情绪的点,就是我们要修行的点。
自已的问题自已修。
她的问题要她自已修,那么我起情绪了,也要我自已修。
我在意识到自已起情绪时,马上便开始反思我生气的原因。
但当局者迷,我当时想了好几天也没想明白。
友友们的留,我是随缘回复的。
如果点了一次两次三次还不接受,我一般就不回复了。
缘分没到,强求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路要走,自已修到什么程度是自已的事。
一切都是因果,自已为自已的行为负责。
起情绪,是因为有贪念、有执着。
在随缘回复这件事情上,既不涉及到功德,又不涉及到利益,那我到底贪在了哪里?
我为什么非要强迫这位友友改变呢?
执着的点我能找到,因为我认为好人应该有好报。
如果一个人心眼不正,那他没得善果很正常。
但明明是“好心”的人,最终却没得到个好报,这多冤枉!
虽然我找到了执着的点,但我当时以为,人总要有自已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坚持好人有好报没有问题啊!
因为没能挖掘出执着的原因,所以就没能想明白自已到底贪在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