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惶恐地笑了笑,结结巴巴地说:
“咋没人管?市管会的同志也来,有时候让卖,啊不,换,有时候不让,逮住了要教育哩......也都是瞅着空子,混口饭吃。”
跟在老人身后一群人中的市革委会主任,听老农这么说,汗珠顺着鬓角就流了下来。
老人的目光又投向旁边那个跛脚的编筐老太太,她面前的笤帚、簸箕做工扎实。
老人拿起一个簸箕看了看,问:“这个呢,怎么换?”
老太太头也没抬,闷声道:“你随便给点粮食就行。”
一群人心情复杂地离开市场,老人忽然开口:“这个市场,你们觉得怎么样?”
一片寂静,当地领导们屏住呼吸,吃不准首长的态度,不敢回答。
老人的目光越过他们,落在了王新军脸上。“新军同志,你来说说看。”
王新军看到地方干部眼神中的紧张与恳求,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首长,我认为,这是活了!”
“您看,东西从地里、从家里生产出来了,人民的需要在这里得到了满足,买卖双方都自愿、都满意。社会财富并没有减少,反而流通起来了。农民和手艺人多了条活路,城里居民多了种选择。这怎么能说是‘乱’呢?”
他顿了顿,用了一个更朴素的比喻:
“首长,这就好比......好比给一池子水,开了个口子。水活了,鱼也就活了。要是死死地封住,水就成了死水,鱼也憋死了。这个市场,就是那个让水活起来的‘口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