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起飞小说网 > 大理寺小饭堂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梅花糕(四)

第三百五十六章 梅花糕(四)

那从钱家花圃里挖出的切石器具已被带回大理寺,同冯同的尸体切面对比过了,是吻合的。

如此,刘三青提供分尸器具之事当是坐实了,再加上钱承义同张五林的跑路,以及冯同出事那几日的“离家出走”,杀冯同的极有可能就是钱承义,提供器具的刘三青同跑路的张五林应当就是指使钱承义杀人的人。

“冯同之死,孙、卢两人未直接参与,却是知情的。”林斐说着,将手中翻开的书册递了过去,道,“看看这个。”

从方才起便有些好奇林少卿在看的书册就这般被推了过来,看着案上这翻开的书册,两人怔了一怔:“这是……”

“钦天监那里借来的记录天象的册子。”林斐说着,指着其中一项记录,轻轻叩了叩案几,说道,“二十多年前,发生过血月的异象。”

民间传血月现、气尽,如坠炼狱。

这等民间视为不祥的异象自是不准百姓传的。当年正值先帝在位期间,对此异象的做法便是不许人,但凡民间有记录此像的书册都被视作禁书,一律销毁。

自血月之事后,原本便对神佛之事痴迷的先帝更是沉迷此道,一发不可收拾。大抵是还怀着求仙问道之心,虽不许民间传,钦天监那里,却还是留下了记录,显然此事的发生叫先帝上了心。

林斐指出这一条记录,当然不是讨论这异象之事的,大理寺可不管异象不异象的。他指着那异象,反问两:“可还记得张五林带走的那只砚台?”

红月澄泥砚!

刘元同白诸二人心中一记咯噔,登时反应了过来:难道那砚台上的图案指的便是血月之事?

这般一想,两人连忙低头看向钦天监的记录册子:想要看看血月发生在什么时候,却愕然发现这记录册子上并未标注具体的年份,只记录了日子,只知晓此事当是发生于哪一年的中秋。

钦天监设立已久,标注年份乃是惯例,这册子前后皆有标注,偏偏二十至三十年前的这十年间,这册子上的记录竟未记下具体年份。

难不成是疏漏?是疏漏才有鬼了!当是先帝授意才是。

林斐将手里把玩着的银锭倒扣着摆在两人面前:“虽不许传,也无记录。可这等高挂天空的异象人人可见,想来印象深刻,一问便知,是成平四年。”

倒扣着的银锭底部刻着成平四年的印记,显然是一枚当年的官银,也不知林少卿是自哪里寻来的。

当然,一枚二十多年前的官银虽说少见,却也不是弄不来。

两人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问林斐:“林少卿,张五林等人可是在成平四年做了什么事?”

“你们回大理寺后去一趟库房,寻一寻成平四年发生的案子,我记得成平四年有一桩劫匪案。”林斐闭眼回忆了一番,说道,“发生在官道之上,富商一家老小连同跟随的下人仆从尽数被杀,待官府赶到时,只余一个赶车的车夫还剩一口气,说了一句证词便咽了气。”

“据车夫临终前所,劫匪有五人,因着起初只是寻常的劫匪案,便先由京兆府接手,查了一番之后,从当日经过官道的行人口中得知,这五人离开后,直接将自己扮作富商,带着那几车富商的家当走了。”林斐说道,“那五人的行径不可谓不大胆,在官道上还曾遇到巡逻的官兵。因着这几车家当委实引人注目,官兵便盘查了一番。那几人自称是五个结拜的异性兄弟,在外头做生意赚了些银钱,赶着回乡。因着几人乔装过,自是寻不到人的。不过盘问时,从那几人‘大哥、二哥’的称呼中,倒是可知有个姓苏,有个姓卢,有个姓刘……”

听到这里,刘元同白诸二人顿时一个激灵:“难不成……”

林斐“嗯”了一声,将那本自钦天监借来的册子下压着的几封书信拿了出来,说道:“这便是刘三青同苏福海、卢元林二人互通的书信,笔迹可鉴,做不得假。”

“所以,当年劫杀了富商的便是这几人?”白诸想了想,点头道,“若是如此的话,按照几人的年龄来看也对的上:苏福海最大,卢元林次之,接下来是刘三青,再接下来……当是胡四明同张五林了。钱承义只是个打手,他年岁比张五林还小些,对不上。”

如此……似乎一切便说得通了。

可……

“林少卿,这信是自哪里来的?”刘元不解的看向这至关重要的书信,那等好似被提前安排了这个案子的感觉再度席卷而来:凶徒、嫌犯、证据自己就这般轻易的送上门来了。

_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