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随着头顶那轮明月一日圆过一日,本就热闹的长安夜市开始热闹了起来。还未至中秋,入了夜,长安街头便随处可见精心收拾打扮过的男女低头私语,说到兴时,还能互相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走在街头巡街的京兆府差役看到这情形却没有露出寻常行人那般“了然”、“打趣”的眼神,反而上前,毫不客气的打断了这“风花雪月”的旖旎氛围,挥手赶人:“还未至中秋呢!作甚?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去?”
被打断了私语的男女脸色一僵,看着面前这群板着脸来打搅人兴致的差役,心情自然不妙。
“你们作甚?都快中秋了,我二人的事同你们有什么关系?”
“你等也知道是快中秋了,而不是当真到了中秋!这么晚了,街头都快无人了,还不快回家去?”“棒打鸳鸯”的差役喝道,看着面前这两个被揪出来的“有情人”说了起来,“留个姓名同住址,明儿我等上门去问是几时回的家!”
两个年轻男女闻脸色难看至极:家里的爹娘都没这群差役管的这么宽的,这是作甚?
争吵旋即爆发了开来!
看着不远处闹起的争吵,经过的刘元同白诸抽了抽嘴角,对京兆府那一队差役的头子黄中说道:“这……虽说尔等不让他们入夜在街上逗留是为他二人好,可这等事……是不是管的太过了?”
黄中向刘元同白诸施了一礼过后,拧着一张严肃的脸,叹了口气,张了张嘴,欲又止,最终还是说道:“尔等不懂,我等是为了他们好!”
至于怎么个“为他们好”法,黄中却不肯说了,只摇头道:“总之,入了夜,便莫要在街上乱晃了!尤其是这等年轻娇俏的小娘子们,若是遇到了歹人,情郎一个人双拳难敌四手,若是出了什么事……诶!”
听黄中这般感慨了一番,虽是没直说发生了什么事,可刘元同白诸也能隐隐猜到些什么,两人对视了一眼,刘元上前,轻咳一声,问黄中:“近些时日有小娘子出事了?”
黄中摇了摇头,瞥了眼刘元同白诸,说道:“大人不让说的。小娘子的家人也不让说,毕竟这种事若是传出去,小娘子自己同家里人都要抬不起头来了!”
虽是口口声声说着“不让说的”,可“小娘子的家人不让说”“抬不起头”这些话,却分明已将事情说的差不多了。
看着面前黄中那张严肃板正的脸,刘元同白诸干咳了一声,了然会意:“说的不错!”
看两人听明白话里的意思了,黄中咳了咳,又道:“我等这些时日就在街头巡街,尽可能的不让这些人在外头乱晃。只是待到中秋当日,人多又放了夜,到时候还多有火灾、打闹这等事发生,届时我等若是分身乏术,还请两位寺丞带着各位大理寺同僚帮忙照看一二呢!”
刘元同白诸听到这里,忙点头道“应该的”“应该的”。
眼见将大人的话带到了,黄中这才松了口气,待要离开时却又被身后的两人叫住了,回头,正见白诸提起手里的灯笼,提醒他:“莫忘了把我等参加灯会的灯笼报上去!”
这也是他二人来寻黄中的缘由,参加灯会自要提前在京兆府这里上报的:总是举整个大理寺之力做出的灯笼,不拿回一盏美人灯怎的说得过去?
看着对那美人灯势在必得的两人,黄中抽了抽嘴角,感慨了一番“同僚好兴致”之后也不忘提醒:“届时叫你们家里人也记得投自家的灯笼,多几支木签方保险一些!”
这次参加灯会的可有不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