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日光落在杜老大人灰白的鬓发间,那张儒雅方正的面容之上已布满褶皱。
岁月流逝,于谁都是公平的,不管是对修行问道的天子,还是对志向难酬的臣子,都是一样的。
“彼时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却正巧相反,正是年轻意气之时,所以我选中了他。”杜老大人看向面前的林斐,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仿佛等这一刻许久了,“我早知林少卿会有来寻我的一日,却未料到来的这么快。”
一句话显然是承认了他插手了这件案子,且正是这案子的凶手之一。
对坐的两人,一个是破案如神的大理寺少卿,一个是坦然承认的凶手,两人对坐喝茶,场面出乎意料的和谐。
“林少卿可知老夫为何会选中苏丹生?”杜老大人问林斐。
林斐看着面前的老者,答道:“我看过他的文章诗词,看似张狂却心思细腻,才华横溢、聪慧机敏,又心怀黎明百姓。”
这样的人若是入仕,再加上不错的运气,未必不能成就一代名臣,载入青史。
便是林斐亦觉得有些可惜,不过此时正说案子,不是可惜的时候。顿了顿,他又道:“最重要的是,他似乎亦发现了高句丽使臣的不轨之心。”
如此,二人自然一拍即合。
“我原本还有些犹豫,”杜老大人说道,“他却主动向我请缨,因为摩罗教的人主动接近了他。”
至于一个教派为何会盯上一个心思张狂的学生……
“他们盯上的不止一个学生,还有在大荣‘郁郁不得志’的皇亲国戚裕王以及很多人。”杜老大人说到这里,嘴角浮上了一丝嘲意,“咱们的裕王殿下并不想做一介富贵闲人,而是想要权倾朝野。”
大荣人才济济,裕王的“雄心壮志”自是不用想了,摩罗教的人看穿了他的心思,语之上稍加引诱,便让裕王上了勾。
“大荣无法得志,那就换个小国,做高句丽的权势重臣。”杜老大人说道,“裕王觉得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如裕王一般的,还有那位朝安公主,摩罗教的人在高句丽暗自活动,少不得这两位的支持。”说到这里,杜老大人顿了一顿,又道,“傅驸马虽说为人懦弱,有一件事却没弄错。”
“朝安公主确实被人顶替了,”杜老大人淡淡的说道,“如今公主府这位朝安公主是摩罗教的人。”
至于杜老大人如此笃定的缘由,则是:“丹生机敏,当年很快便被摩罗教的人委以重任,当年他是三甲热门人选,摩罗教的人亦觉得他有大才,便以引诱裕王一般的理由引诱他为摩罗教夺取高句丽权势出谋划策,这位朝安公主便是同他接头之人。”
大荣地大物博,俊才不少,每三年都有一个状元,可不是每个状元都能位极人臣的,多得是清修了一辈子史书的文吏。状元尚且如此,其他考生更不必说了。摩罗教以此理由网罗了不少相中的好苗子,如今高句丽朝堂之上便有不少汉人出身的官员。
如此的话……傅驸马的证词便能解释的通了:当年苏丹生为何总夜半出现在公主府,是为商议摩罗教之事。
“大荣地大物博,裕王同朝安公主这两个身份在大荣博来的银钱支撑了摩罗教多年未倒。”杜老大人说到这里,忍不住再次冷笑,“岂不是吸我子民之血,为其谋取私利?”